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高校教师新闻 > 正文
毕晓哲:高校教师职称: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2012年5月8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5月4日,有微博爆料,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委名单刚确定,参评教师即开始送钱。微博称,评委刘某某为方便老师送钱,在酒店开了套间并广而告之,还说,“请准备3万到4万元,于今晚到新天宾馆2408房间找刘某某教授,晚了就送不进了。”(5月5日京华时报)
  上述被微博爆料的“职称评委酒店开房收钱”一事,究竟有没有?从蛛丝马迹来看,可能性极大。四位评委之一的湖南大学体育学院蒋凯教授证实,确实有教师给评委送钱的现象,但自己没有收,“这是违纪的。我首先保证自己,其他评委应该也没有收。”但教师们蜂涌而至主动送钱的事实却是真的,且从当地多位教师反映的那样,“职称评审送钱已成为公开的潜规则。”这就需要有关方面以此为线索,认真调查核实之后查处相关责任人。
  “酒店开房收钱”事件,揭露出了教师职称评定领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实。我们姑且不考虑什么“潜规则”,至少说明评委和被评定的教师们,双方都是肆无忌惮的。为职称而公然送巨资,评委公然开房收钱,这是一幕幕极为严重的行贿受贿行为,但却又是一个双方“互利”的结果——评委敛财成功,教师职称搞定。只要“胆子大”敢于违法犯罪,似乎就可以获得职称目标。而哪些无钱送不起的,或者说保持正义和良知不愿意送的人呢?只能坐职称的“冷板凳”。
  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职称评定状态,也是学术不良、教师职称评定被“异化”的真实写照,亟待从根本上改观。对于败坏评定风气,借机敛财者和送钱获益者应严厉打击;对于职称评定本身的弊端和“漏洞”也应解决。在职称评定中多涉及论文发表数量,大量的教师为了评定职称需要“花钱买版面”,“注水”的“抄袭”的论文大行其道,我国所谓的“论文大国”引用率却奇低。这正是不当的评价机制产生的“论文泡沫”现象,今后应减少或根本上取缔以论文数量决定职称评定的评价标准,代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学术成果、实践能力为标准。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进行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在现阶段下完全取消职称评定并不现实,但弱化现有评定指标,逐步淘汰不当的评定指标和标准却大有可为。从单纯的论文数量、成果数量上决定职称,向学术操守评定、爱岗敬业方面,那怕是出课率方面倾斜都是极有必要。一些大学教授长年不授课,远离课堂,却能获得高的职称、年年“优异”,这样的评价体系本身就不正常。要解决“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残酷职称评定现实,必须直面问题改良“土壤”,否则,学术环境只会越来越烂,伤害的将是教育和学术的未来。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可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