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上海师范大学近日召开了教师教育工作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在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中小学教师终身发展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探索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
一是成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委员会,指导实施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任务并承担学位分委员会、学术分委员会的职能。课程与学科教学论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由学校单独设置和统一聘任,其科研考核指标单列。二是要求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学院健全相关学科教育教研室,学科教育教研室负责制定本专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及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规划,组织实施本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承担相应学科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三是强化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每年设立10-15项师范专业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项课题,支持相关教师积极从事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落实国家要求,率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上海师大以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南,推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争取用五年时间,改革课程内容,建立新的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改革现行的教师教育公共课程。按照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基础、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三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模块。每门课程设置为0.5-1学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各类模块课程。
二是强化教师教育技能训练和教师素质拓展。新增师范类公共选修课板块,包括技能类和素质拓展类两个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包括三笔字、课堂语言、发音技巧、教师仪表、写作、研究方法、演讲技巧等。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伦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国外基础教育发展等。
三是夯实学科基础。改革师范专业基础课程。增加专业基础课程中与上海基础教育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调整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类课程。将原有的教材教法类课程逐步调整为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与教育见习相结合。更新学科教育实验课程内容,创建学科教育实验室。建立创新性、示范性的学科教育实验室,开设中学教学实验研究课。实验室建设以覆盖中学教学实验功能为目标,并具有引领性。推进师范专业基础教材改革。在各师范专业中,选取与基础教育结合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编写适用教材。创新课程项目建设和教材编写方式。成立相应项目组,吸收基础教育中相关学科的特级教师、区县优秀教研员参加。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将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纳入课程与学科教学论类教师晋升、考评指标。
四是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将公共必修课“计算机”课程调整为“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在保留原“计算机”课程的重要内容基础上,增加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
三、改革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上海师大借鉴临床医师培养的经验,依据课标,进一步完善学校“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
一是延长教育实践时间,增加师范生职业体验。从大一起开始分阶段进行教育见习工作,让学生知晓中小学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体验教师的职责和今后工作的环境等。所有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18周。
二是强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合作建设新形式。将在教师培训、科研项目合作、人员流动等方面,与实习基地开展多方面合作,实现共赢。同时促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双向交流,加强对师范生实习工作的指导。
三是改变管理模式,确保实习质量。原则上以4至6人组成实习小组,倡导朋辈教育,教育实习过程实行全程记录。确保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并将学生实习的带教经历作为教师职务晋级条件之一。
四是加强实习指导队伍,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师范专业中的青年教师按期进入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实岗挂职的践习工作,挂职期间同时进行教育实习指导;聘请退休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实习带教教师;聘请区县教研员组成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和课堂教学。
四、拓展国际交流,大力提升教师教育国际化程度
上海师大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教师教育国际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师范生到国外学习进修。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教学和实践,培育全英语课程,不断提高师范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一是引入高水平外籍教师,拓展海外合作,开发海外研修项目。二是引进教师教育优质课程和教材,进一步完善海外教材库,翻译国外中小学课程标准,并与海外相关高校建立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三是加强海外交流与访学。每年选送10%的优秀师范生(包括不低于30%的优秀免费师范生)赴海外进行教育见习、交流和学习。
五、创新培养机制,全力做好“世承班”教育改革试验
为了更好地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切实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免费师范生教育改革”,上海师大以该校首任院长廖世承先生的名字命名,组建了“世承班”,以此激励师范生传承他一生励志办师范的精神。“世承班”以“面向世界、借鉴创新、世代相传、承前启后”为内涵,以培养卓越教师为宗旨,力图打造新一代高素质的未来教育家队伍。“世承班”强化免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注重外语应用、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训练,增加海外学习机会。
六、拓宽联系渠道,全方位开展为基础教育界的服务工作
一是以全方位服务上海基础教育、促进上海中小幼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坚持中小幼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的方向,进一步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按照大学和区县教师进修学院分工合作、各有侧重的方针,重点培训上海市中小幼校(园)长、骨干和优秀教师、教研员和职初教师,有效提升他们的在职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鼓励和支持本校教师为国家和上海的基础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参与国家和上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和教材编写等工作;鼓励本校教师通过参与“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合作项目、合作课程等方式和基础教育教师进行更好的合作。
三是构建由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区县教研员、教师教育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参与学校的教师教育工作;定期邀请各区县教育局领导参加座谈会,了解各区县的师资需求以及对学校教师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