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中国人才何时能在国际组织中长袖善舞
2016年2月18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近年来,国家“千人计划”有效推进,中国海纳百川,日益成为全球“人才磁场”。但不容回避的是,尽管我国参与了许多国际组织,却很少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很难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如何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储备,更好地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并以此为平台,在全球深入开展人才开发与合作,进一步广纳天下英才,是当前人才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现实短板
  全球化时代,人才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国际人才开发合作的有效平台,各类国际组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国际组织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尽管参与了许多国际组织,却很少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很难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缺少话语权。
  提高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人员的比例,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人才很关键。但是由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储备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人才进入国际组织任职。
  国际人才开发合作作为知识的转移过程,其效用的发挥取决于三个方面:知识来源、知识传递距离和知识接收能力。明确这三方面对国际人才开发与合作的影响,从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与改进,也是国际组织的重要职能所在。
  首先是知识来源。国际人才开发要保证知识的质量水平,其本身需具备足够的先进性、清晰度、可靠性和可观察性,不能走马观花。因而有关国际组织首先需要承担起对知识来源进行把关的职能。
  其次是知识的转移距离。国际人才开发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进行知识传递,缩短了知识转移的物理距离,但还要注意组织距离、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组织距离就是不同组织之间的性质和功能差异。知识距离就是知识差距。文化距离就是国家、区域、组织的文化、制度环境的差异。这些差距如果过大,就可能使人才与实际需求难以良好匹配,在真实对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耗。而国际组织因居于信息集散中心的位置,有条件以较短距离为原则实现人与事的沟通与匹配。
  最后是知识接收问题。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制度体系等系统环境对合作项目的运作及其效果具有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充分运用国际组织在人才开发合作方面的成果,加强区域自身的综合配套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为国际人才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创新环境。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通过成熟的国际合作计划和政策来促进人才的交流。
  ——“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日本文部省为创建卓越大学而实施的一项“卓越”工程。该计划实施过程包括资格申请、遴选、评价三个阶段。该计划的实施特点为:实施主旨明晰、评价主体多元、资助对象多样、资助领域广泛、内容侧重应用、实施项目资助。
  ——欧盟的玛丽·居里行动计划。包括构建科研启动期培训网络、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建立产学界合作伙伴关系、国际合作经费,以及玛丽·居里行动奖励。
  ——“科学鉴证”一揽子政策,则是欧盟25个成员国制定统一的移民和避难政策的一揽子建议。包括遣返的共同标准、新移民的融入、地区保护计划以及移民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欧盟还于2009年启动了“蓝卡”计划,旨在吸引外国高技术人才。“蓝卡”计划对技术移民给予了许多优惠条件,如可以优先获得家庭团聚签证;在工作满一定期限之后,可到其他欧盟国家工作;可享受与接收国国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条件等。另外,“蓝卡”计划还为申请者提供程序上的保护,任何对于驳回或者撤销欧盟“蓝卡”申请的决定都将受到有关成员国法律的挑战。
  作为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在经济转型、科技研究、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使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强权越来越强。世界媒体普遍表示,中国是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现在,不仅是重要国际组织,很多重要国际会议也都少不了中国的参与,即使是“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也是如此。这些都为我国人才更好地参与国际组织并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我国现已在中央及地方层面开展了多项人才计划,各类区域性人才开发与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及拔尖人才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2015年12月23日,福建省8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协会,为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搭建平台。这种区域性人才合作与开发组织的成立为我国倡导成立国际型人才开发与合作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政策建议
  中国人才何时能在国际组织中长袖善舞?基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改进我国人才培育思路,主动为国际合作组织长期输送高水平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各层次专门人才,如精通国际规则、能有效组织市场运作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善于国际科技和商务谈判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
  统筹国际人才资源,推出高水平国际教育与交流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开发与合作工作,倡导设立国际人才开发和合作组织,需要积极沟通我国人事部门或教育部门,有意识对相关人才资源进行高层面的统筹与规划。可谋划跨国高水平教育项目,邀请国际顶级人才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参与授课,以实现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的培育与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在国际人才交流中的布局。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和人才流动机制。比如在科学技术领域,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软环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吸引外国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人员来我国工作;另一方面创造条件,推出我国人才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合作,使科研水平和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重视发挥侨居海外的优秀人才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国家外国专家局、欧美同学会等部门和组织,都与海外华人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充分利用海外人才“穿针引线”的媒介作用,扩大和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范围、领域和层次。
  建立成员国制度。一个优秀国际组织的成功运行,需要整合多个国家的力量,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在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活动中,主动建立成员国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人才流动、科技合作、经济合作等,并以此为基石带动全球范围的人才交流与开发。
  设立国际人才奖。一个权威国际奖项的设立与颁发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还可以提高其国际影响力。进而吸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与个人参与其中,促进全球的人才交流与知识共享。
  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能够发挥职能的关键机制。例如,世界贸易组织设立了四个层次的组织架构,分别是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秘书处与总干事,兼顾了目标设定与执行力。中国发起成立国际组织时,需要根据我国现实国情与历史文化背景,构建高效合理的组织架构,既有利于中国人才发展作用,也为国际人才提供高水平施展平台。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