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科研院所招聘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2025年博士招聘启事
2025年10月10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一、单位简介
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接广东省、珠海市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及落实“一体两翼”办学格局,于2021年4月批准成立。经过3年多的发展,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在科学研研、教育教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深入。
未来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为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绿色发展和广东现代化建设,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布局建设工科学科”“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等精神,深刻把握未来技术的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发展规律和重要特性,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于2024年10月批准成立。学院与研究院均在珠海校区建设和运行。
学院(研究院)以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聚焦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健康和智慧技术,通过环境资源、生态生命、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革命性和颠覆性技术,培养交叉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在学校面向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领域的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研究院)实行首席科学家(PI)制,由PI围绕方向组建团队成立教研中心。学院(研究院)于2025年9月启用理工综合体11号楼,现面向全球招聘PI和已建中心团队成员,虚位以待,诚聘英才!
二、首席科学家(PI)岗位
(一)岗位方向
人工智能+环境、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环境健康等。
(二)岗位职责
围绕方向组建团队(教研中心),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三)岗位要求
在所在方向已经有产生重要影响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善于团队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强;达到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大学长聘教职或相当职务的任职水平;原则上至少一年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四)工作条件
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视人才层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一事一议),围绕方向聘任5-9名团队成员,提供150-240平方米(使用面积)实验室,70-150平方米办公室。
共享珠海校区理工实验平台资产总额3.3亿元的仪器设备,其中40万元及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88台套,涵盖化学、生物、材料、环境、地理、脑科学、心理等学科领域(https://iscst.bnuzh.edu.cn)。
三、团队成员岗位
部分已建教研中心诚聘团队成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为特聘副研究员及以上,视人才层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0万起,使用团队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具体岗位如下:
1.新污染物治理教研中心(PI:余刚院士)
岗位1-1:新污染物治理可行技术与工程应用
岗位职责:研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治理可行技术及其在高风险源控制和汇集区风险阻控的工程应用。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环境、材料、化工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10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1-2:新污染物与人体健康
岗位职责:研究新污染物与四大慢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关联机制以及新污染物健康风险防范方法。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公共卫生、毒理学、环境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5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1-3:新污染物大数据和大模型
岗位职责:针对不同自然和行政尺度以及不同政策场景开展新污染物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模型研究。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环境、化学、信息、地理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1-4:污水信息解析与应用
岗位职责:研发污水信息解析技术、方法与设备,开展在公共卫生、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公共卫生、环境、信息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智慧流域教研中心(PI:欧阳威教授)
岗位2-1:天地一体流域监测
岗位职责:开展环境、生态等流域多要素多源监测。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测绘、地理、环境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2-2:痕量面源污染健康效应
岗位职责:开展痕量有机类面源污染物监测及生态毒理分析。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环境化学、环境科学、毒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2-3:智慧流域模型开发
岗位职责:开展流域模型二次开发及大数据融合模拟。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环境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3.全球变化与水循环教研中心(PI:张强教授)
岗位3-1:基于全球变化的水文气象学
岗位职责:主要从事水文气象学研究,熟悉并能运用计算机模型或大模型开展区域气候变化及水文过程研究。同时,从事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学工作。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水文水资源学、气象学、计算机科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5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3-2:基于全球变化的大气物理学
岗位职责:主要从事大气物理学研究,熟悉区域气候模型应用和开发,开展区域气候变化及物理机理研究,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过程及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气象学专业博士学位,至少5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3-3: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大模型
岗位职责:从事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开发及应用,熟悉并能开发机器学习相关的算法或模型。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拥有与生态环境或环境科学相关的博士学位,原则上至少10年博士后或者科研工作经历,且至少有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有计算机算法或模型开发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年龄要求: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4.环境表界面研究中心(PI:敖志敏教授)
岗位4-1:环境表界面原位表征技术
岗位职责:开展涉及水相或气相污染物的检测分析、催化消减过程或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应用多种先进原位表征技术研究污染物在表界面的动态行为与反应机理。搭建和开发新型原位分析平台,发展前沿表征方法学。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环境科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4-2:环境理论化学+人工智能
岗位职责: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模拟污染物在多相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机制与生态风险,构建基于AI的环境功能材料设计与优化平台,推进人工智能与环境理论模型、原位表征技术的融合,揭示污染控制和检测过程中的表界面反应机理。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分子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具有研究基础者优先考虑。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4-3:环境自净化机理
岗位职责:从分子与界面尺度揭示自然环境中污染物通过吸附、催化、生物膜等表界面作用实现自然净化的动态过程与调控机制。结合原位表征技术与多尺度模拟方法,揭示光催化、微生物代谢、界面反应等自净化过程的机理;构建基于界面过程的自然净化效应预测模型,发展基于表界面调控的绿色修复与仿生净化技术。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界面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在环境表界面过程、微观机理分析、多介质模拟或环境功能材料方面具有研究基础者优先考虑。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5.环境风险智慧控制教研中心(PI:凌力教授)
岗位5-1:智慧实验室构建与应用
岗位职责:搭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结合的智慧实验室,开展化学品在环境与健康风险领域的高通量分析、绿色转化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器人或相关交叉学科的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5-2:化学品智慧感知
岗位职责:开展基于人工智能设计特异性结合物质及识别光学特征的研究,构建区域化学品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的智慧管控体系。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分析化学、环境化学或相关交叉学科的博士学位,在相关领域已开展研究;至少2年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岗位5-3:生物膜环境风险控制
岗位职责:建立跨生境生物膜演化模拟实验平台并解析新污染物与其交互作用,开发基于光纤的生物膜环境风险控制技术并拓展其在环境健康及医疗领域的应用。
教育和工作经历要求: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或相关交叉学科的专业博士学位;至少2年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1年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前期研究成果突出。
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四、生活待遇
视人才层次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安家费(PI一事一议,团队成员青年英才系列税前40万起,安家费50万起);配备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提供条件便利的周转住房,可申请购买校内共有产权房;子女可享受学龄前及义务教育全阶段优质资源。
五、乐业环境
北师大珠海校区位于凤凰山谷,5000多亩的校园风景如画,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山谷大学。出行交通顺畅,从校园出发可全程无红绿灯到达珠海金湾机场(40分钟)、深圳宝安机场(45分钟)、广州白云机场(70分钟)。通过“经珠港飞”,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45分钟直达香港机场,通往全球。
所在的珠海市空气质量优秀,生态环境优美,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唯一陆路连接香港和澳门的城市,可以便利地前往香港和澳门开展学术交流。境外人才可享受大湾区人才税收优惠等政策。
五、应聘材料
1.首席科学家(PI):详细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参与项目经历及完整的学术成果清单等),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1000字内),10项代表性成果及其它重要学术成就证明材料,团队建设方案、工作设想及发展目标等。
2.团队成员:详细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参与项目经历及完整的学术成果清单等),主要学术成果总结(500字内),5篇代表性论著及其它学术成就证明材料,个人工作设想与发展目标,3封推荐函。
对提交材料的应聘人员,将按人才引进工作流程选拔。欢迎依托未来技术学院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等国家和省市人才专项。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方老师
电话:+86-756-3683287
邮箱:tecs@bnu.edu.cn
网页:http://tecs.bn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2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