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博士后招聘 > 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024年度招聘博士后公告
2024年5月23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一、应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明确的科研方向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2.一般应为近三年毕业的博士生。特别资助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2周岁,常规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材料科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材料学、机械工程、生物材料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等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二、岗位待遇和支持
1.岗位待遇:常规博士后年薪24万,特别资助博士后年薪29万,可享受团队课题绩效。
2.导师团队:学院现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92人。其中,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66人。
3.工作地点: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
4.平台支持:西北工业大学,985211双一流学院拥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3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学院科教实践与材料分析创新中心拥有配置完备的200余台套各类大型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提供全天候开放自主测试,可有力支撑学院教师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
学院现有在站博士后81人。大多数博士后在站期间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面上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B/C类等项目。部分优秀博士后已留校任教。
5.发展支持:全方位支持申请博士后各类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入选国家博士后相关项目,可享受相应项目资助和科研等其他收入。
在站期间,可申请预聘为学校准聘师资,获聘后可纳入相应岗位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
三、部分团队岗位需求
1.材料科学方向

序号
导师
研究方向/岗位要求
计划招收人数
导师邮箱
1
刘维民
通过模拟和实验结合,开展NiCoCr基纳米晶涂层梯度结构设计、强韧化机理及高温磨损失效行为研究。
1
wmliu@nwpu.edu.cn
2
刘维民/王龙
针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高性能润滑耐磨材料的需求,开展新型润滑耐磨材料的设计制备,使役行为和润滑耐磨机理研究
2
longw@nwpu.edu.cn
3
李贺军
复合材料、防冰材料与技术、薄膜与涂层
2
lihejun@nwpu.edu.cn
4
苏海军
定向凝固,高温结构材料,超导材料,增材制造
2
shjnpu@nwpu.edu.cn
5
谢科予
1.锂/钠电池(如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电池回收等)
2.新型电化学规模储能技术
3.电池及其电极反应过程模拟(如力-电化学、机器学习等)
4.PEM电解水膜电极制备与工业应用
2
kyxie@nwpu.edu.cn
6
范晓丽
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计算,训练并开发有效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应用于润滑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
1
xlfan@nwpu.edu.cn
7
侯向辉
复合材料、防冰材料与技术、薄膜与涂层
2
houxianghui@nwpu.edu.cn
8
高峰
从事介电、铁电、压电和热电等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及元器件的研究,包括粉体材料的合成及有机/无机功能复合材料等。
2
gaofeng@nwpu.edu.cn
9
李炫华
光(电)催化,太阳能,文物保护材料
4
lixh32@nwpu.edu.cn
10
徐亚东
高能射线和粒子探测以及太赫兹领域用半导体晶体材料的制备,器件设计和性能研究
1
xyd220@nwpu.edu.cn
11
马越
1.锂/钠离子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锂/钠金属电池负极、固态电解质
2.原位XRD检测技术及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技术
3.固态电解质材料产业化技术
4
mayue04@nwpu.edu.cn
12
文丹
生物传感、新型气凝胶/水凝胶、生物燃料电池、穿戴式/便携式传感器件、电催化诊疗一体化、微小电化学信号处理
2-3
dan.wen@nwpu.edu.cn
13
张健
围绕乙炔等小分子的绿色催化转化,发展电催化等绿色催化技术和设计高效催化剂。
2
zhangjina@nwpu.edu.cn
14
陈福义
纳米合金机器学习涉及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设计和优化纳米尺度合金的性能,通过预测材料属性加速新材料的发现和开发
2
fuyichen@nwpu.edu.cn
15
樊慧庆
压电、介电、铁电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传感器;能源材料与电池应用
1-2
hqfan@nwpu.edu.cn
16
王涛
1.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与器件制备
2.新型辐射探测材料设计与制备
3.晶体生长新方法探索
2
taowang@nwpu.edu.cn
17
刘永胜
陶瓷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增材制造
2-3
yongshengliu@nwpu.edu.cn
18
乔彦强
高温合金、难熔合金表面防护涂层制备技术,涂层的形成机理、高温抗氧化防护性能及机理研究。
1
qyq@nwpu.edu.cn
19
范晓孟
陶瓷基复合材料;吸波材料
1
fanxiaomeng@nwpu.edu.cn
20
董雷
1.二维材料功能膜
2.锂离子电池。基于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制备和调控,实现高效分离膜和锂/锌离子电池。
1-2
donglei@nwpu.edu.cn
21
公维佳
基于中子与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的临氢材料服役行为评价,具有晶体塑性有限元计算经验者优先
1
weijia.gong@nwpu.edu.cn
22
杨芳
超导材料磁通钉扎机理及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发,超导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新超导材料探索,超导薄膜材料及器件
2
yangfang@nwpu.edu.cn
23
曹腾飞
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测量预测并合成具有优异润滑性能的铁电薄膜材料,并进行其性能表征与机理解析。
1
tengfei.cao@nwpu.edu.cn

2.材料加工方向

序号
导师
研究方向/岗位要求
计划招收人数
导师邮箱
1
李恒
1.材料变形与损伤的计算模拟研究,熟练掌握分子动力学、位错动力学或相场法之一
2.超薄钛板电辅助短流程非等温热冲压缺陷控制研究
2
liheng@nwpu.edu.cn
2
詹梅
1.先进塑性成形技术
2.材料组织表征与性能评价
3.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拟与软件开发
2-3
zhanmei@nwpu.edu.cn
3
刘峰
1.相变/变形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理论
2.先进高强钢相变和变形机制
3.高性能铝合金强塑性设计
4.高熵合金塑性变形和断裂
5.计算材料学
3-5
liufeng@nwpu.edu.cn
4
李京龙
先进固相焊接方向,包括扩散焊与钎焊技术、摩擦焊技术,及界面强韧化技术
1
lijinglg@nwpu.edu.cn
5
李付国
材料极速成形工艺及装备(材料极速快冲在提效和增益方面呈现出了极佳的新质生产力,重点关注极速塑性成形在大工业中的应用基础问题)
2
fuguolx@nwpu.edu.cn
6
孙志超
精确塑性成形、热处理:高性能构件成形、热处理全过程变形-组织-性能调控
1
zcsun@nwpu.edu.cn
7
李宏伟
1.先进塑性成形技术
2.材料组织表征与性能评价
3.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拟与软件开发
2-3
lihongwei@nwpu.edu.cn
8
寇宏超
1.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成形技术
2.材料智能设计方法及应用
1
hchkou@nwpu.edu.cn
9
樊晓光
1.先进塑性成形技术
2.材料组织表征与性能评价
3.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拟与软件开发
2-3
fxg3200@nwpu.edu.cn
10
高鹏飞
1.先进塑性成形技术
2.材料组织表征与性能评价
3.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拟与软件开发
2-3
gaopengfei@nwpu.edu.cn
11
杨文超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成分设计及零件成形
1
wenchaoyang@nwpu.edu.cn
12
熊江涛
先进固相焊接方向,包括扩散焊与钎焊技术、摩擦焊技术,及界面强韧化技术
1
xiongjiangtao@nwpu.edu.cn
13
郑泽邦
1.先进塑性成形技术
2.材料组织表征与性能评价
3.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4.多尺度模拟与软件开发
1-2
zebang.zheng@nwpu.edu.cn
14
黄林科
1.金属纳米晶材料热稳定性和固态相变
2.先进高强钢固态相变和变形机制
3.固态相变和位错/孪晶热力学-动力学
1
hlk@nwpu.edu.cn
15
屈瑞涛
难熔高熵合金断裂机理与强韧化设计:研究难熔高熵合金本征脆/延性,揭示变形断裂机制及热-动力学,设计制备高强韧性新合金
1
rtqu@nwpu.edu.cn
16
杜经莲
高性能轻合金多尺度设计
1
dujl666@nwpu.edu.cn
17
王志军
先进金属材料
3
zhjwang@nwpu.edu.cn

四、申请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包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手机号、学习和工作经历、研究内容及成果)和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合作导师邮箱(见上述岗位需求,或登录西北工业大学教师主页查询)。邮件命名:博士招聘网+应聘博士后-姓名-毕业院校。
学院联系人:刘老师029-88495014
学院联系邮箱:yuan4@nwpu.edu.cn
五、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育领军人才、铸国之重器、担时代大任,为国家和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材料学院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源于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工程系,1956年西北工学院设立第四机械系,成为材料学院的主体。历经8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协同并进的学科发展格局,领军人才辈出,科研成果丰硕,为推动材料科技进步、服务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前三轮学科评估中分别位居第9、第6和并列第3,第四轮获评A类,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重大突破,跻身国家材料学科第一方阵前列,2017年和2022年两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ESI学科排名进入前0.28%。2021、2022和2023年中国软科最好学科排名连续三年全国第1。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构建了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凝固技术、金属增材制造、精确塑性成形等多个优势学科方向,近年来发展了纳米能源材料、先进润滑密封材料、超导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碳中和前沿科学与技术等新兴学科方向,并在江苏太仓成立清洁能源研究院、在重庆两江新区成立轻质高温高强结构材料及构件精确成形技术研究中心,交叉融合、宽强并蓄、多地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日益凸显。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育情怀、筑平台、优政策、强配套”,持续改革人才“引育评”机制,着力造就领衔材料学科发展、担纲“国之重器”的战略科学家,持续打造一支心怀“国之大者”、严谨治学、踔厉奋发的人才梯队。现有教职员工300余人,教授123人,副教授78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汇聚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等多个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团队,构筑起国内材料科技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学院坚持面向材料学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持续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为引领材料学科进步和推动高新装备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拥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学院获国家技术发明一、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21项,其中“十三五”期间8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1项。科研经费到款连续13年过亿,2018年突破2亿元,2021年突破3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数量不断攀升。
依托学科优势培育的陕西华秦、西安铂力特、鑫垚、超晶、迪泰克、重庆两航、无锡博智、安徽汉正、苏州高晶、匀晶等15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源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用发展模式。2019年,作为中国第一家全产业链3D打印公司,铂力特首批登陆科创板,市值位于全球同类企业第一;2022年,依托学院科研成果转化的华秦科技再次登陆科创板,成为“隐身材料第一股”,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又添硕果。
(本广告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2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