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现设有5个职能处、5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也设在我院。同时,中国气象学会挂靠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我院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人为主体、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正研级科研人员55名,副研级科研人员96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119人和65人。全院有52名科研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拥有“千人计划”人选,以及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等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行业专项以及部委重大研究项目等,研究内容涉及到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各个方面,在气象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博士后出站人员需求计划
用人部门 |
岗位 |
专业方向 |
相关要求 |
人数 |
气候系统
研究所 |
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过程
(包括部分气候预测业务) |
天气、气候和
数值模拟 |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2012年6月30日前出站。 |
1 |
大气探测
研究所 |
大气探测技术和方法 |
大气探测、大气遥感、电子技术 |
1 |
雷电预警和防护技术 |
气象、高电压技术、物理 |
1 |
灾害天气国家
重点实验室 |
灾害天气机理 |
中尺度气象 |
1 |
灾害天气预报技术 |
数值模拟 |
1 |
灾害天气监测 |
雷达气象、大气探测和电子技术 |
1 |
人工影响
天气中心 |
云与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研究 |
云数值模式与资料同化 |
1 |
室内实验研究 |
大气物理,实验物理等 |
1 |
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 |
生态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农业气象及相关专业 |
1 |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
1 |
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与应用 |
1 |
大气成分
研究所 |
大气成分站网资料质量控制分析和应用 |
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科学、化学等相关专业 |
1 |
大气成分变化及影响 |
1 |
大气成分观测技术 |
1 |
化学天气数值预报 |
1 |
三.应聘方式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应届毕业生登记表(见附件);
2.学历学位、获奖情况、英语计算机能力、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
(二)简历投递截止时间:2012年3月2日。
(四)联系电话(010-58995334或010-6840632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