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年度博士招聘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二、招聘计划
招聘计划情况见附件。
三、招聘对象
海内外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
四、基本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健康。学历、学位和专业符合我校公布的招聘岗位要求,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条件。博士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应聘:
(一)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二)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三)现役军人;
(四)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五)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六)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五、人才类别与相关待遇
可详询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或本公告末尾处人事处专门咨询电话联系老师。
六、招聘程序
(一)应聘报名
(二)资格初审与复审
初审,应聘者提交简历材料后,由学校人事处根据应聘岗位派发相关单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初审。
复审,应聘者来校报到时提供相关材料的原件。
(三)综合考核
用人单位组织专家对应聘人员组织综合考核,并形成评议意见。考核采用面试和试讲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面试和试讲分别占考核总成绩的50%,最后加权计算得出考核最终成绩。考核设最低分数线70分。
(四)学校审核
人事处对拟上会人才的相关资料进行复核。
(五)学校会议研究
人事处将拟上会人才信息提交人才引进专家委员会和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
(六)公示
学校将对拟引进人员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七)体检与考察
体检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有关规定执行。考察工作根据拟聘用岗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心理健康、岗位匹配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和报考期间的表现,同时要核实考察对象提供的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
(八)签约聘用
经公示无异议或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且体检、考察合格的,学校、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合同,并按规定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七、有关说明
(一)报名时,应聘人员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通过提供虚假报名材料取得考试资格的,一经发现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
(二)拟聘人员报到时需提供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等(在国外取得学历学位的,还须《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的报考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对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入职的人员,可取消其聘用资格。
(四)本公告未尽事宜,由安徽理工大学人事处负责解释。
安徽理工大学人事处
2025年5月6日
附:2025年度博士进人计划
序
号 |
单 位 |
进人数量 |
专业 |
联系方式 |
1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3 |
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 |
|
2 |
机电工程学院 |
4 |
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
3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8 |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
4 |
人工智能学院 |
2 |
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
李院长、0554-3319016、
|
5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 |
|
6 |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
2 |
物理学、光学、力学 |
|
7 |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
2 |
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8 |
外国语学院 |
1 |
外国语言文学 |
|
9 |
医学院 |
2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
|
10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2 |
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
11 |
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
2 |
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
|
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 |
|
13 |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
5 |
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
14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 |
6 |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5 |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16 |
公共卫生学院 |
5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
|
17 |
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20 |
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专业(部分人员工作地点可以在合肥校区) |
|
18 |
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
30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
与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 |
|
19 |
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
30 |
医学类相关专业 |
刘院长、0554-3320313、
|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