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高校教师招聘 > 正文
苏州大学诚邀海外英才参加2025年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
2025年11月6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一、论坛简介
  苏州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旨在汇聚一批海外不同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学科热点,通过学术报告和深度研讨,开拓视野,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我们诚挚邀请全球青年英才携手苏州大学申报国家海外引才项目。
  二、论坛日程
  本次活动由论坛开幕式、各学院(部)分论坛、学术交流三部分组成。
  报名时间:2025年10月28日至12月7日
  邀请函发送时间:2025年12月10日至12月12日
  报到时间:2025年12月21日
  活动时间:2025年12月22日至12月24日
  返程时间:2025年12月24日
  三、招聘岗位及待遇
  特聘教授(领军人才)
  基本条件: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术水平。
  特聘教授(拔尖人才)
  基本条件: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青年人才学术水平。
  特聘教授(精英人才)
  基本条件: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协助所在领域提升国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
  青年特聘教授
  基本条件: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博士后科研经历;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已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薪酬待遇根据岗位层次不同,我们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及绩效奖励、丰厚的安家补贴与科研启动经费以及完善的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资源。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基本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术成果突出,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86年1月1日后出生)。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聘任岗位
  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入选者,学校将以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予以支持聘用。
  具体待遇
  ①薪酬待遇:首聘期提供全球范围内极具竞争力的待遇,另加绩效奖励,上不封顶;特别优秀者一人一议。
  ②安家(个人)补贴:学校购房补贴+国家/省/市配套资助全额发放+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③科研经费:学校按1:1比例配套(其中,实验类理科、工科、医科直接按照顶格配套)+苏州市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科研经费配套。
  ●依托我校苏州医学院申报并入选者,苏州医学院将提供安家(个人)补贴、科研经费叠加支持。
  ●依托我校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报并入选者,附属医院将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安家补贴及科研经费。
  工作条件
  ①实验空间:提供不低于150平的办公及实验室用房。
  ②团队建设:学校全力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招聘科研助手,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③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学校层面保证每年1个博士生名额及不低于2个硕士生名额。学院层面根据实际名额可另行支持。
  生活保障
  ①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②家庭保障:协助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
  ③医疗服务:学校4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四、其他政策支持
  (一)地方支持
  学校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
  备注:地方补贴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二)其他配套服务
  1.对全职引进的优秀人才,除提供上述支持措施外,学校还将按照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申请者如为外籍人士,按照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学校为特聘教授及以上人才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创新团队,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
  五、申报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者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2025年度苏州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报名系统:http://rckf.rsc.suda.edu.cn (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注册、填写并提交个人申请。
  六、交通住宿
  参会学者收到正式邀请函后自订机票或车票,我校将按相关政策予以实报实销(具体报销事宜详见报销说明),论坛期间食宿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颜老师、杨老师
  联系方式:+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zp@suda.edu.cn
  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
  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八、相关学院(部)、研究机构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长期面向全球招聘东吴特聘教授、青年特聘教授、校聘优秀青年学者,详细招聘信息可关注苏州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s://rczp.suda.edu.cn/recruit/recruitNew/)。苏州大学真诚期盼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谋发展!
  九、学校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之美誉的苏州,拥有125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设121个本科专业,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6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综合交叉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共1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学校现有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9位两院院士,4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92位国家级青年人才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超430人次。
  此岸东吴、彼岸宏图!苏州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十、苏州市简介
  苏州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面积8657.32平方公里,下辖吴江、吴中、相城、姑苏、虎丘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代管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4个县级市。202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95.3万人,常住人口1298.7万人。
  苏州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工业城市,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2.62万亿元。上市企业总数达278家,在苏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178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3个产业规模超万亿,拥有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高端科技仪器等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球“灯塔工厂”7家,截至目前,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800家。
  苏州历代英才辈出,名人灿若群星,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了46名文状元、5名武状元、100多位两院院士,是著名的“状元之乡”和“院士之城”。现在全市人才总量407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突破6.7万人。
  人才友好城,苏州欢迎您!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2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