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和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学校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现有林业工程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7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二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教授和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高校之一,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特聘教授等多名高层次人才。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现以海纳百川的态度,真诚期待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一、招聘条件及待遇
(一)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1、应聘条件
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短期项目、“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参见中组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和《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待遇
除享受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校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1、应聘条件
参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2、待遇
(1)“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除享受教育部规定的相关待遇外,学校提供的薪酬待遇不低于国家标准。学校提供安家费25万元,可租住学校住房一套,如自购校外住房,另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住房补贴;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所在学科情况,为其提供科研经费,并在团队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科研和办公条件。
(2)“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除享受教育部规定的相关待遇外,学校提供的薪酬待遇不低于国家标准。学校每年报销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讲座教授来校工作期间,学校提供住房一套;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所在学科情况,为其提供科研经费,并在团队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科研和办公条件。
(三)江苏特聘教授
1、海外应聘者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且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3)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学术水平须达到江苏省正教授任职资格要求。
(4)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5)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学位和年龄要求。
2、国内应聘者条件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3)主持过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排名前3);
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奖励;
④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奖励。
(4)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学位和年龄要求。
(5)本校符合条件的在职教师也可应聘江苏特聘教授岗位。
3、待遇
(1)聘期内,江苏省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江苏特聘教授分别提供100万元人民币/人、50万元人民币/人的科研经费。学校为特聘教授提供不低于省标准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经费。
(2)特聘教授聘期内享受江苏省提供的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以及我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
(3)学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相应的生活条件,解决子女入学、落户、出入境、居留等问题。
(4)学校为特聘教授配备科研助手,在人才选聘和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四)校学科建设紧缺人才
1、人才类型及基本条件
(1)教授:曾主持过国家级项目,45周岁以下。业绩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有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2)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业绩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有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3)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2年以上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优秀人才。
2、人才需求详细情况及具体资格条件
学院 |
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 |
人数 |
资格条件 |
联系电话及E-mail |
林学院 |
在所在研究领域2区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水土保持学要求2篇以上)。 |
尹佟明
025-85427345
tmyin@njfu.com.cn
shizi@njfu.edu.cn |
森林培育学 |
2 |
主要从事经济林(含茶学或果蔬方向)研究。(2)具有海外1年以上留学经历。 |
林木遗传育种 |
1 |
具有林木遗传学和育种知识背景。 |
生物信息学 |
1 |
具有生物信息学研究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植物学知识背景。 |
森林保护学 |
2 |
具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此外,(1)病理学需具有森林病理学或微生物学知识背景;(2)昆虫学需具有森林昆虫学知识背景。 |
水土保持学 |
3 |
(1)水保工程需具有植物学、土壤学等知识背景。(2)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需具有良好的森林水文、流域水文、森林生态和流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基础。(3)森林水文及其模型构造需具有良好的森林水文生态和数学模型构建等研究基础。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木材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
2 |
硕士、博士专业相近;主持承担过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或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以上。 |
梅长彤
025-85427742
mei@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木材干燥、木材化学 |
3 |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以上。 |
胶合材料学 |
1 |
主持承担过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或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以上。 |
多相流与流体工程、清洁生产技术 |
1-2 |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或EI收录论文6篇以上,承担或主持省部级课题。 |
包装工程 |
1 |
具有包装类专业背景;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以上。 |
木结构建筑 |
2 |
具有结构工程、木结构设计、结构复合材料、建筑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此外,(1)结构工程类须承担过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基金项目,至少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以上及EI收录论文3篇以上。(2)建筑学类须主持过国内外重大设计项目,发表过SCI、EI收录论文者优先。 |
化学工程学院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1 |
|
王飞
025-85427649
hgwf@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生物质生物化学工程 |
1-2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 |
|
生物制药及其相关专业 |
1-2 |
|
生物基功能材料 |
1 |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主持过省级以上基金1项或部省级科研项目(含省级人才项目)2项以上,以第1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或EI论文4篇以上。有海外相关专业留学经历者优先。 |
周宏平
025-85427778
hpzhou@njfu.com.cn
shizi@njfu.edu.cn |
机械电子工程 |
3-4 |
具有机器人控制、数控技术与系统或电液控制研究方向的专业背景。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4 |
具有机械设计、林业与木工机械、农业机械设计与理论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 |
农林机械 |
2 |
具有农业机械、植保机械、生物机电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
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
1 |
本科专业为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
具有控制理论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本科专业为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土木
工程
学院 |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者优先,或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优先。 |
邵光辉
025-85427762
gh_shao@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1 |
具有道路线形、道路施工技术或道路交通安全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桥隧工程 |
1 |
具有桥梁计算理论与应用、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技术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岩土工程 |
1 |
具有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下结构或土动力学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结构工程 |
1-2 |
具有工程结构分析与应用或空间结构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
|
具有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结构耐久性与加固或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森林工程 |
1-2 |
具有林区土建与运输工程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市政工程 |
1 |
具有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或供水安全保障技术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工程管理 |
1 |
具有工程项目管理或土木工程信息化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 |
具有大地测量或遥感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数理经济 |
2 |
|
温作民
025-85427088
zmwen@njfu.edu.cn
|
管理信息系统 |
1 |
|
金融工程 |
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
会计学或财务管理 |
2 |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与社会经济学) |
1 |
|
经济法 |
1 |
|
市场营销 |
1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学 |
1 |
教授 |
王全权
025-68224949
wqq@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广告学 |
1 |
|
广播电视学 |
1 |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
具有电子技术,测试技术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业宁
025-85427692
yening@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生物信息学或数据挖掘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1 |
具有检测技术或自动化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 |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近5年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2)近5年内发表SCI论文8篇及以上(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可适当降低); (3)近5年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或省级重大项目1项或第一主持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论文要求可适当降低。 |
朱丽珺
025-85427381
lxyzlj@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高分子材料(有机复合材料) |
1 |
近5年内发表Ⅰ区SCI论文1篇、Ⅱ区SCI论文4篇以上。承担过国外科研项目者优先。 |
环境材料、生态材料 |
1 |
近5年内发表SCI论文8篇及以上,其中Ⅱ区SCI论文4篇以上。具备化学或环境科学学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者优先。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
1-2 |
现任职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翻译方向优先。 |
喻惠群
025-68224818
huiqun0913@163.com
shizi@njfu.edu.cn |
艺术设计学院 |
城市景观设计 |
1-2 |
|
丁山
025-68224600
Shanchuan333@sohu.com
shizi@njfu.edu.cn |
环境艺术设计 |
1-2 |
|
室内设计 |
1-2 |
|
视觉传达设计 |
1-2 |
|
公共艺术 |
1-2 |
|
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2 |
具有传统家具、家具史,家居与室内装饰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吴智慧
025-85427459
wzh550@sina.com
shizi@njfu.edu.cn |
工业设计 |
4 |
具有产品设计及理论,设计管理,家居及饰品设计,设计与文化创意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信息与交互设计 |
3 |
具有产品交互设计,人机工程,设计信息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园林学院 |
风景园林学 |
2-4 |
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王良桂025-85427770
wlg@njfu.com.cn
shizi@njfu.edu.cn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1-2 |
|
城乡规划设计 |
1-2 |
|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印刷与包装工程 |
3 |
具有图文信息处理与色彩再现,印刷材料与适性,智能包装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张辉
025-85428569
zhnjfu@163.com
shizi@njfu.edu.cn |
制浆造纸工程 |
2 |
具有制浆造纸工艺、纤维功能材料、轻工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具有企业工程经历。 |
发酵工程 |
2 |
具有发酵工程相关研究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具有海外进修背景或经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 |
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研究方向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具有海外进修背景或经历。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汽车运用工程 |
2 |
具有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电控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马健霄
025-85427652
majx@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2 |
具有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道路工程经济及管理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2 |
具有交通控制及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安全工程、道路铁道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车辆工程 |
3 |
具有车辆新能源新技术、汽车电子控制、车辆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交通运输工程 |
2 |
具有物流工程、物流规划与管理、物联网技术、道路运输管理、工业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或研究基础。 |
生物与环境学院
|
生物与环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人员将作为相关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
阮宏华
025-85427312
hhruan@njfu.edu.cn
shizi@njfu.edu.cn |
生态学 |
3 |
在该领域2区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此外,(1)分子生态学需具有植物学或微生物学专业背景。(2)湿地生态学需具有湿地生态学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植物学知识背景。(3)景观生态学需具有良好的植物科学或林学知识背景。 |
生态遥感与生态系统模型 |
1 |
(1)具有生态环境遥感、遥感模型数据同化、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等研究基础。(2)在该领域2区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土壤生态与全球气候变化 |
1 |
(1)具有优秀的土壤碳生物学及生态学过程与机制或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背景。(2)在土壤或生态学领域2区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或累计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 |
植物学 |
2 |
(1)具有从事植物发育或细胞生物学相关研究经历,或具有从事树木学(或植物分类)教学经历,具有经典植物分类学或分子系统学研究经历。(2)具有海外1年以上留学经历。(3)在该领域2区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或累计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1 |
(1)具有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经历,并且具有海外1年以上留学经历。(2)在该领域2区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或累计影响因子达到10以上。 |
动物学 |
2 |
(1)具有湿地动物学或动物保护生物学相关研究基础。(2)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 |
环境工程 |
2 |
(1)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向需具有厚实的化学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专业基础,承担过省部级以上农林废弃物材料资源化研究课题;水土污染与防治修复方向需具有良好的植物学和土壤学知识背景。(2)在该领域2区间杂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3)有海外留学1年以上和环境工程实践背景者优先。 |
环境科学 |
2 |
(1)具有良好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或环境生物学研究背景;(2)在该领域2区间以上国际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思政部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 |
|
曹顺仙
025-68224766
529420610@qq.com
shizi@njfu.edu.cn |
伦理学 |
1 |
环境伦理学优先。 |
科技哲学 |
1 |
生态哲学优先。 |
3、待遇
(1)教授
一次性发放不低于50万元的住房补贴(含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20~30万元,人文社科类10~15万元。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2)副教授、留学归国优秀博士
一次性发放不低于30万元的住房补贴(含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12万元,人文社科类5~6万元。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3)以上各类人员中特别优秀的,待遇面议。其中,优秀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享受教授或副教授待遇。
二、应聘材料
应聘者须提供如下材料:
1.个人主要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及现任职证明;
3.近五年代表性学术论文、论著、专利等科研成果目录;被SCI、EI等收录检索证明;
4.科研项目证明,获奖证明;
5.应聘后工作设想和目标;
6.其他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
三、联系方式
直接投送、邮寄或通过电子邮件投递至各相关学院。同时,通过电子邮件投递至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寄投时请在信封或电子邮件主题栏内注明“应聘高层次人才”字样。
联系地址:
1、各学院通讯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南京林业大学×××学院
邮政编码:210037
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详见上表
2、人事处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10037
联系人:赵林果
电话:025-85428300
E-mail: shizi@njfu.edu.cn;lgzhao@njf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