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高校教师招聘 > 正文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行政管理人员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启事
2014年3月3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 “211” 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经济、管理、文法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 个学院。学校的学科专业已涵盖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涉及20个一级学科。有4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点和1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授权点,24个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与外国专家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此外,还建有23个校级研究所和15个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图书馆中外文书刊总藏量达217.3万册,并引进30余种国内外数据库,已成为以化学化工为特色的综合性馆藏文献库。学校聚集了一大批致力于教书育人、科教兴国、探索真理的名师、学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7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和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4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50人;正、副教授631人。近年来,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不断涌现,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另外,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聘请了包括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58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我校是首批(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高校。现拥有本科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5门。我校开设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85%以上被评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拥有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化学、物理、高分子科学、化工原理、电子电工、机械工程6个北京市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还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级定点实习基地——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我校独立完成的教学成果《产学研相互促进建设大化工创新人才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设立了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基金制度和优秀硕士论文奖励制度;引入 “ 末尾淘汰 ” 机制;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设立了优秀博士生与导师奖励基金;接受免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实行了直博制,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2003 年学校启动了 “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 ,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
  学校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硕果累累。2005-2009年,每年在研的科技项目均在1000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共1182项,授权418项;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的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稳定在30位左右。2001-2009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国家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以总量计我校的科研经费、SCI论文、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30位左右,获国家三大奖数量排名居第10位左右,以人均计上述指标均名列前茅。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先后与美、英、德、法、日、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芬兰、乌克兰、加拿大、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段雪院士领导的团队进入了“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学校每年聘请外籍教师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有3名长期在我校工作的外国专家先后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其中,英籍无机化学专家戴伟(David G.Evans),还获得对我国科技有所贡献的最高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学校先后与美国的杜邦、陶氏,德国的巴斯夫、拜耳等著名跨国公司开展科技合作并建立联合实验室。高金吉院士与美国RTD公司合作,在我校建立了“北京化工大学——美国RTD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建校50多年,为国家培养十多万名毕业生,报国人才遍布华夏大地。在这些人才中,有的成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的成为了省、部委领导人;有的担任国家大型企业的管理者;更有的大部分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战线的栋梁和骨干。五十多年的辉煌已过去,新的辉煌等待我们了创造。英才朋友们,北京化工大学热忱欢迎你们!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行政管理人员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启事
  一、招聘岗位和职责
招聘岗位
名 称
招聘名额
专业要求/
学历要求
岗位职责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账务处:
科研经费管理岗
1
财务或工科相关/硕士以上
按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针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验收加强管理
联系人:赵春
电话:64435874
邮箱:
zhaochun@mail.buct.edu.cn
财务处:
审核制单岗
1
财务相关专业/硕士以上
根据财经制度规章进行会计核算
联系人:赵春
电话:64435874
邮箱:
zhaochun@mail.buct.edu.cn
国资处:
房地产管理岗
1
硕士及以上
负责公积金的核定、调整、领取、学校周转房的管理和巡查、央产房上市的审核、登记、报批、校区周边用能单位收费、集体宿舍的人员安排、住房补贴发放、1.2.3.4号楼的巡查和日常管理工作
联系人:李晓林
电话:010-64433871
邮箱:
lixl@mail.buct.edu.cn
教务处:
教学研究系统管理岗
1
计算机相关/硕士
负责教务处网站、课程学习网、教学研究系统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日常维护和数据整理工作。
联系人:孟文庆
电话:010-64434745-219
邮箱:
mengwq@mail.buct.edu.cn
教务处:
电视片编导、制作及多媒体教学管理岗
1
计算机或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硕士
电视片编导、制作及多媒体教学管理
联系人:孟文庆
电话:010-64434745-219
邮箱:
mengwq@mail.buct.edu.cn
招生办:
招生管理岗
1
计算机相关/硕士
招生政策跟踪、计划编制及上报、招生网站和招生系统建设及更新、统招和特殊类型招生宣传、考试及录取,招生数据统计、汇总及建档。
联系人:孟文庆
电话:010-64434745-219
邮箱:
mengwq@mail.buct.edu.cn
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科员岗
1
工科背景、计算机应用技术较好的优先/硕士以上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录取、培养、基地建设、日常管理等工作
联系人:陆群
电话:010-64451373
邮箱:
luq@mail.buct.edu.cn
基建处:
计划统计岗
1
工程管理、财务、统计相关/硕士及以上
了解相关政策、熟悉报批报建程序,做好基建的计划及统计,负责招投标的日常工作等
联系人:王永涛
电话:010-64435712
邮箱:
wangyt@mail.buct.edu.cn
学工办:
学生党建岗
1
思政相关/硕士及以上
协助学生党建相关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
联系人:朱冬香
电话:010-64435217
邮箱:buctsz@126.com
人事处
社保管理岗
1
法律、计算机专业优先/硕士及以上
社保中心日常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维护
联系人:韩淑华
电话:010-64434843
邮箱:
rencaiban@mail.buct.edu.cn
北校区:
宣传干事岗
1
硕士及以上
负责新闻的采编、发布、校内刊物的编辑、指导北校区学生新闻中心等相关学生组织的建设工作;协助完成学校有关部门的宣传报道、完成与驻昌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联系人:李浚
电话:010-80104008
邮箱:
junli@mail.buct.edu.c
信息中心:
数字化校园岗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博士
参与数字化校园和一卡通系统的运维和应用开发、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参与中心承担的各项科研项目的研发、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估、承担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联系人:赵英
电话:13621098604
邮箱:
zhaoy@mail.buct.edu.cn
后勤集团:
电气工程/采暖及通风/给排水
1
电气工程、变配电/采暖与通风、热能及动力工程/给排水
硕士以上
负责高低压配电设备设施运行、负责校内中小型电气改造施工的设计、负责电气的设备管理、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协助学校电气设备测试、更新、换证等工作。
联系人:谢庆春
电话:010-64436283
邮箱:
xieqch@mail.buct.edu.cn
后勤集团:
外科、内科、眼科等
3
呼吸、消化、心血管、普外、泌尿、骨科等专业/本科及以上
负责内科、外科、眼科门诊和急诊工作;负责大学生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工作;负责放射、B超、心电图、检验诊断
联系人:吴瑞华
电话:010-64436283
邮箱:
wurh@mail.buct.edu.cn
  重要提示:1.应聘者直接与相关招聘职能部处联系并投递简历即可;
  2.简历接收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10日前;
  3、聘用方式请咨询联系人。
  北京化工大学人事处
  2013年12月31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