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师范学院2012年招聘人才计划 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1904年开始设立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见长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49个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教育部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各2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6门。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750人,其中本科生20581人;继续教育在读在册生16000多人。
学校重视优化办学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近1200亩,校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85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2000多种、电子期刊22000多种。建有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教育实验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热带边缘特色植物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省级基地和广东省职业教育省级师资培训基地,设有教育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个校级研究中心及42个研究所。
学校坚持办学以优师为本,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46名,其中专任教师926名。现有教授114名、博士17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1% 、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3%。设有11名校级特聘教授和首席教授,97名教师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1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教师勤教力学、崇尚学术、为人师表,学校获授“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基层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重推行 ‘教学研做’互动合一,培养具有驾驭课堂的教学力、体验反思的教研力、协同创新的实践力、心志专一的坚持力和为人师表的引导力的“五力型”优质教师。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就业率居省内高校前列,在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09年度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榜”上,学校位列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第4名、全国非211本科院校第24名。
学校注重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300多人。同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20多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2008年,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重视加强校地合作。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各类单位紧密联系,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积极拓展办学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目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实施“错位竞争、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加快转型升格,建设幸福湛师,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上质量、学科建设上水平、内部管理上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
湛江师范学院人才引进待遇
对新引进的各类人才,我校将提供相对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根据人员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安家费、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费,教授、博士享受配备电脑一台,对在学的子女,我校会尽量协助转学至学校附近的本地区重点中、小学就读。
具体待遇见附表:
(单位:万元)
配备
人才类别 |
购房补贴 |
安家费 |
教学、科研启动费 |
备注 |
学科带头人 |
30 |
10 |
10~20万 |
具体面议 |
专业带头人 |
15 |
8 |
5~10 |
|
教授、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博士、博士后 |
8 |
4 |
4~6 |
|
博士 |
8 |
3 |
2~4 |
|
注:
1、2011年1月1日起新引进人员(原已另签协议的人员除外)均按此待遇执行。
2、对于符合广东省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申请条件的,可另外申请省人才引进专项资助经费。
3、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配偶工作安排问题面议。
4、同时符合多个层次要求的人员,待遇按最高的一项享受一次,不能同时多项多次享受。
湛江师范学院2012年度人才需求计划表 |
|
学 院 |
专业 |
方向 |
学历、职称要求 |
年龄要求 |
需求人数 |
岗位 |
备 注 |
|
|
人文学院(bangongshi3174658@126.com) |
新闻传播学 |
网络传播方向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硕士要求是211或985高校 |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
|
文艺学 |
写作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
|
汉语言文字学 |
语言学概论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
|
汉语言文学 |
|
博士 |
≤35 |
2 |
教师 |
任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 |
|
法政学院 (yanganggang@163.com)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教师 |
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学科带头人 |
|
外国语学院 (yangjw663@126.com) |
英语 |
英语语言文学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或具有英语硕士学位的其他文科专业;有成果或项目;有副高以上职称者条件放宽 |
|
日语 |
|
副教授或教授 |
≤45 |
1 |
教师 |
有丰富教学经验,有成果或项目 |
|
商务英语 |
|
硕士且副教授以上 |
≤45 |
1 |
教师 |
本科、硕士、博士学历中,须有一个为英语专业;有丰富国际商务从业经历 |
|
翻译 |
涉外翻译方向 |
硕士 |
≤30 |
1 |
教师 |
本科毕业于211或985工程大学英语专业或硕士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有国外实训实践经历 |
|
博士,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教师 |
本科毕业于211工程大学或985大学(博士或教授条件放宽),有国际商务或译员从业经历;有成果或项目 |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liwei9920@163.com) |
统计学 |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
|
金融数学 |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
|
软件工程 |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
|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
|
博士且教授 |
≤48 |
1 |
教师 |
主持过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专业带头人 |
|
商学院 (tongtin123@163.com) |
财务会计教育 |
|
博士 |
≤45 |
1 |
教师 |
本科须为会计专业 |
|
市场营销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本科或硕士应为市场营销专业;科研成果丰富 |
|
工商管理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科研成果丰富 |
|
物流管理 |
|
博士 |
≤30 |
1 |
教师 |
科研成果丰富 |
|
物流管理 |
|
硕士且副高以上 |
≤40 |
1 |
教师 |
科研成果丰富 |
|
教育科学学院(64715841@qq.com) |
学前教育学 |
|
硕士且教授 |
≤47 |
1 |
教师 |
师范大学毕业 |
|
学前教育学 |
|
博士研究生 |
≤37 |
1 |
教师 |
211或985工程师范大学 |
|
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xiaowen191@126.com)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SCI IF累计6.0以上 |
|
物理化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SCI IF累计6.0以上 |
|
应用化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SCI IF累计6.0以上 |
|
制药工程 |
|
博士且副教授以上 |
≤40 |
1 |
教师 |
SCI IF累计8.0以上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博士且副教授以上 |
≤40 |
1 |
教师 |
副教授以上;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以上 |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zhjshysky@163.com) |
水生生物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中科院、985大学或国外大学,有SCI论文(第一作者) |
|
微生物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中科院、211大学或国外大学 |
|
植物生态学 |
|
博士 |
≤30 |
1 |
教师 |
中科院、985大学或国外大学 |
|
园林工程 |
|
本科且副高以上 |
≤40 |
1 |
教师 |
承担过园林工程项目,有施工经验者优先 |
|
环境艺术设计 |
|
硕士 |
≤30 |
1 |
教师 |
艺术类院校 |
|
烹饪 |
面点工艺 |
硕士 |
≤30 |
1 |
教师 |
|
|
信息学院 (x783@sina.com) |
教育技术学 |
|
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及以上 |
|
1 |
教师 |
|
|
教育技术学 |
|
硕士及以上 |
|
1 |
教师 |
担任现代教育技术或计算机基础课 |
|
计算机 |
网络工程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
2 |
教师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硕士及以上 |
|
1 |
教师 |
本科、硕士均为211或985高校,具有参加挑战杯、电子竞赛经验 |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qizl001@126.com) |
相对论 天体物理或宇宙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有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 |
|
科学教育 |
|
博士 |
|
1 |
教师 |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
博士 |
|
1 |
教师 |
|
|
车辆工程 |
|
博士,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教师 |
|
|
地理科学 |
生态环境研究方向 |
博士 |
|
1 |
教师 |
|
|
体育科学学院(zhxiaoshuang@sina.com) |
运动人体科学 |
|
博士 |
≤35 |
1 |
教师 |
运动人体科学或临床医学本科毕业;有良好的康复医学技术和运动处方制定等应用技术;有讲师以上职称者优先 |
|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 |
|
本科以上 |
博士≤35;硕士、本科≤28 |
1 |
教师 |
博士:要求能胜任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曾担任校级及以上排球训练队教练者优先;硕士、本科:要求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代表省及以上排球队参加国家级及以上比赛,获得前八名主力队员优先。 |
|
体育教育训练学(公共课) |
|
硕士以上 |
≤25 |
1 |
教师 |
本科为体育舞蹈方向、有大学教学经验、擅长各类舞蹈项目(啦啦操、爵士舞、瑜伽、肚皮舞等)、有大赛获奖和教练经历者优先;胜任公体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及训练 |
|
美术学院 (k-f-z-x@163.com) |
艺术设计 |
环艺.建筑 |
硕士以上 |
≤30 |
1 |
教师 |
具有一定的理论或技能成果、实践经历 |
|
艺术设计 |
服装.工程 |
硕士以上 |
≤30 |
1 |
教师 |
|
美术学 |
书法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
美术学 |
专业基础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
美术学 |
中国画 |
硕士以上 |
≤35 |
1 |
教师 |
|
音乐学院 (tanshi000@163.com) |
作曲理论 |
|
硕士 |
≤35 |
1 |
教师 |
有教学经验,专业能力强优先 |
|
钢琴 |
|
硕士 |
≤35 |
1 |
教师 |
有教学经验,专业能力强优先;演奏水平高 |
|
艺术指导 |
|
硕士且中级以上 |
≤35 |
1 |
教师 |
有高校工作经验优先 |
|
视唱练耳 |
|
硕士 |
≤35 |
1 |
教师 |
|
|
舞蹈编导 |
|
本科且副教授或二级编导 |
≤45 |
1 |
教师 |
有丰富教学经验,专业突出 |
|
教育研究院(zjjyyjy@126.com) |
职业教育学 |
|
博士,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教师 |
|
|
教育学 |
|
博士 |
≤40 |
1 |
教师 |
|
|
门诊部(guangyingchen2008@163.com) |
医学影像(放射) |
|
本科以上 |
≤35 |
1 |
医疗专技 |
另兼收费 |
|
财务处(605162595@qq.com) |
财务会计类专业 |
|
本科以上 |
≤25 |
1 |
财会专技 |
应届毕业生;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学英语四级合格证书;具有较好地沟通协调能力及财经写作能力 |
|
辅导员(zsfudaoyuan@163.com;学生处王老师,联系电话:0759-3183751 |
辅导员 |
|
硕士 |
≤30 |
6 |
辅导员 |
应届毕业生,30岁以下,中共党员,本科或研究生期间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联系办法:
凡有意应聘者,先将应聘报名表(含个人基本简介、学习和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及社会实践情况等及照片)发至电子信箱。请注明此信息有中研博硕英才网提供,谢谢。投送简历要求:邮件主题鲜明,请注明姓名、学历、所学专业、拟应聘岗位
地址: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邮编:524048)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张处长:Tel:0759-3182108、13828253630
李科长:Tel:0759-3183755、13420116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