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高校教师招聘 > 正文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教师人才招聘(博士)
2012年2月16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
  一个多世纪以来,太原理工大学秉承"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传统精神,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业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15万余名栋梁之材,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着力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名。学校设有65个本科专业,78个硕士点,25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0个教师领域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山西省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871名,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04名,博士生导师107名,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10名,有两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15名,山西省科技功臣4名,省级优秀专家11名,省级教学名师24名,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121名,13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实行了双学位和辅修、选拔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制度,学校还是北京军区在山西省的第一个后备军官选拔培训试点高校。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并承担了包括"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各类项目44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382项,教学成果奖119项。科技开发的成果产出和转化带动了校办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加凸显山西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重要龙头的引领作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为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学校不断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大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几年来先后与全国十几个地市和近400家企业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亿元。
  学校进一步彰显多年来形成的"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在各级各类文体赛事中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连续多次在山西省"兴晋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素有"西北王"美誉的男子篮球队11次获得CUBA西北赛区冠军,是唯一一支每届进入CUBA八强的队伍;学校女篮、女排、男足、田径、武术等运动队也多次进入全国大型比赛的决赛,并取得骄人战果。特别是在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上,太原理工大学学生袁晓超获得男子长拳全能比赛的冠军,为山西省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作为一所正在创建中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高校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与国际间的学术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日提升。
  回望百年,代代理工大学人用责任与信念,铸就了世纪学府的使命与光荣;翘首明天,三万余理工大师生正用智慧与勤奋,演绎着百年老校的希冀与辉煌。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太原理工大学必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引进对象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
  (一)第一层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第二层次:院士有效候选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省级“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863”、“973”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三)第三层次: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负责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国内“985”重点大学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四)第四层次: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外著名大学博士毕业生;国内“985”重点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五)第五层次: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为40岁以下,并满足下列各项基本条件:
  1、博士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专业相近;
  2、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理工科要求被SCI收录1篇及以上;文科要求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并被SSCI收录1篇及以上或CSSCI收录2篇及以上;
  3、外语水平满足下列之一:CET-6考试成绩达到426分及以上;英语专业取得专业八级合格证;PETS-5等其它类型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具有一年以上国外学习经历。
  二、引进待遇
  (一)科研启动费
  学校为新引进人才提供科研启动费,资助额度为:
  1.第一层次:500万元
  2.第二层次:200万元
  3.第三层次:50万元
  4.第四层次:20万元
  5.第五层次:按如下办法计算
  表一:理工类科研启动费计算办法:
SCI分区
篇数
科研启动费
(万元)
  
1区
1篇
15
1.SCI收录论文以中国科学院每年公布的JCR分区表为依据;
2.第五层次引进理工类博士以其个人SCI收录论文中所属最高区1篇论文作为科研启动费基数,每增加1篇SCI收录论文按所对应分区经费标准累加资助经费;
3.理工类科研启动费最高上限为18万元人民币。
4.仅限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
2篇及以上
18
2区
1篇
10
2篇
15
3篇及以上
18
3区
1篇
8
2篇
10
3篇及以上
每篇增加2万
4区
1篇
6
2篇
8
3篇及以上
每篇增加1万
  表二:社科类科研启动费计算办法:
文章分类
篇数
科研启动费
(万元)
   
新华文摘全文收录
1篇
8
1、第五层次引进社科类博士以其发表论文中所属最高类别论文作为资助经费基数;
2、每增加1篇收录文章按所对应区刊物经费标准累加资助经费;
3、社科类科研启动费最高上限为9万元人民币。
4.仅限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2篇及以上
9
⑴国家自然基金委指定30种刊物;
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⑶SSCI收录
1篇
7
2篇及以上
每篇增加0.5万
CSSCI
2篇
6
3篇及以上
每篇增加0.5万
  (二)安家费与住房
  1.第一层次:安家费50万元,上岗后即发放1/5,剩余部分分5年按月发放。提供200平方米以上住房。
  2.第二层次:安家费20万元,上岗后即发放1/5,剩余部分分5年按月发放。提供150平方米以上住房(按校内政策购住)或每月2500元的租房补贴。
  3.第三层次:安家费15万元,上岗后即发放1/5,剩余部分分5年按月发放。提供120平方米以上住房(按校内政策购住)或每月1700元的租房补贴。
  4.第四层次:安家费10万元,上岗后即发放1/5,剩余部分分5年按月发放。提供100平方米以上住房(按校内政策购住)或每月1500元的租房补贴。
  5.第五层次:安家费5万元,上岗后即发放1/5,剩余部分分5年按月发放。提供80平方米以上住房(按校内政策购住)或每月1200元的租房补贴。
  (三)岗位津贴
  1.第一层次:每年享受20万元的岗位津贴。
  2.第二层次:每年享受10万元的岗位津贴。
  3.第三层次:前两年每年享受6万元的岗位津贴。第三年开始根据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享受对应岗位津贴。
  4.第四层次:前两年每年享受4.5万元的岗位津贴。第三年开始根据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享受对应岗位津贴。
  5.第五层次:前两年每年享受3.5万元的岗位津贴。第三年开始根据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享受对应岗位津贴。
  上述为刚性引进全职到校工作人员的待遇,对采用柔性引进非全职到校工作人员的待遇,学校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和来校工作时间确定。
  学校对引进人才两年内免于工作考核,从引进第三年开始通过岗位目标管理按年度进行考核。
  三、应聘方式
  1.投递简历报名:应聘者请将报名材料发至tyutzhaopin@tyut.edu.cn电子邮箱中(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毕业院校名称-专业名称)。报名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太原理工大学人才引进推荐表》(应聘第一至第四层次人才填写)或《太原理工大学接收毕业生审批表》(应聘第五层次人才填写),表格见附件一及附件二;
  (2)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获奖证书及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电子版;
  (3)能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论文、科研项目等的电子版材料;
  (4)应聘第四和第五层次人才还需要提供本人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明、SCI检索证明等电子版材料;
  (5)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电子版。
  应聘者投递应聘材料后请主动与学校电话联系,以确认报名材料是否成功接收。
  2.学校人事处根据应聘人条件及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初审通过人员学校将及时通知本人来校参加面试等事宜。
  四、引进岗位
  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引进人才专业目录
序号
用人单位
需求专业或方向
学历
工作岗位
人数
备注
001
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艺术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机械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动力机械及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车辆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工业设计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表面工程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钢铁冶金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有色金属冶金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3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电气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4
信息工程学院
电路与系统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信息与通信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电子与通信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软件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6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建筑技术科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建筑与土木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7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农业水土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8
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化工过程机械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09
矿业工程学院
采煤工艺研究所
力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矿产普查与勘探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矿业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地质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安全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0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1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催化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新能源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给水排水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环境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2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统计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3
经济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会计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企业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技术经济及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4
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体育教育训练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5
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电材料(LED\OLED\光伏)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镁合金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6
煤化工研究所
物理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7
力学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力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8
精细化工研究所
物理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19
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
机械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20
测控技术研究所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2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凝聚态物理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光学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物理电子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集成电路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22
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法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公共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政治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23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
教学科研
不限
 
024
校党委办公室
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
管理
1
 
025
党委宣传部
哲学、社会科学
博士
管理
2
“211工程”大学应届毕业;中共党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026
校长办公室
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法学
博士
管理
3
 
027
人事处
人力资源管理
博士
管理
2
 
028
教务处
理工类专业
博士
管理
1
 
教育学
博士
管理
1
 
029
学生处
专业不限(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先)
博士
辅导员
不限
中共党员;曾任学生干部
030
国际合作处
语言文学类专业
博士
管理
3
 
英语
博士
管理
2
 
031
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
信息化管理
3
 
032
期刊中心
专业不限
博士
编辑
5
 
033
档案馆
档案学、博物馆学、计算机专业、图书情报学
博士
档案管理
3
 
034
校医院
临床医学
博士
内科
2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博士
外科
2
博士
妇科
1
博士
五官科
1
医学影像
博士
影像科
2
医学检验
博士
检验科
1
035
现代科技学院
专业不限
博士
管理
8
中共党员优先
  注:1.表中各岗位招聘对象及条件请参照本招聘公告第一条“引进对象”。
  2.学校教辅、管理及其它岗位也可以招聘满足引进人才第五层次要求的博士毕业生。
  五、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太原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编:030024              联系人:田勃
  电话:0351-6010382         传  真: 0351-6010330
  电子邮箱:tyutzhaopin@tyut.edu.cn(邮件主题以: "硕博招聘网+姓名+应聘职位" 的格式发送)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可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