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高校教师招聘 >
正文 |
沈阳工程学院2012年博士招聘计划(专任教师) |
2011年12月20日 硕博招聘网 |
|
|
|
2011年省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计划信息表 |
招聘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
|
岗位名称 |
岗位简介 |
招聘 人数 |
招聘条件 |
招聘方式 |
学历 |
学位 |
专业 |
资历 |
其他条件 |
专业技术 |
电气工程系专任教师 |
5 |
研究生 |
博士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发电、继电方向 |
考核 |
专业技术 |
电气工程系专任教师 |
1 |
研究生 |
博士 |
等离子体物理 |
|
|
考核 |
专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专任教师 |
2 |
研究生 |
博士 |
热能工程 |
|
|
考核 |
专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专任教师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核科学与技术 |
|
|
考核 |
专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专任教师 |
1 |
研究生 |
博士 |
动力机械 |
|
|
考核 |
专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专任教师 |
1 |
研究生 |
博士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
考核 |
专业技术 |
自动控制工程系专任教师 |
1 |
研究生 |
博士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
测控技术及仪器方向 |
考核 |
专业技术 |
自动控制工程系专任教师 |
1 |
研究生 |
博士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电厂自动化方向 |
考核 |
|
合计 |
13 |
|
|
|
|
|
|
|
招聘联系人:王建成 |
|
|
邮箱: |
rscwjc@126.com |
|
电话:024—31975194 |
| 学校简介:
沈阳工程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北工业重镇、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学院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 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原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现有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3亿元。学院是一所以工程教育为主体,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现已形成以主校区为“体”,以校办产业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两翼”的发展空间。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自动控制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政治法律系、英语系、技术经济系、国际教育学院,共10个专业教学系(院);设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公共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共6个教学部(院)。学科涵盖工、经、文、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42个,高职高专专业41个。其中,国家高工专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学院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5000余名。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95人。其中专任教师453人,教授、副教授占50.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4%。有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沈阳市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5人,千层次人才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人。 学院坚持以新兴学科支撑新兴产业,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1个省级高校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市级工程中心。2003年合校后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2项,国家级课题3项。“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博士后工作站。《太阳能光伏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空白。 学院具有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和实验、实习设施。拥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77个、校外实习基地93个,其中6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汽轮机调速系统等6个百万元以上的大型实训设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建设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覆盖了全部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和生活区,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络系统组织体系及制度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0余万册。开展了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图书达到17.4万册、数字期刊达到16.5万册。 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加拿大BC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瑞典达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等19个国外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缔结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红河国际学院正式成立,是我省首个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现已开展3个高职专业学历教育,有全日制在籍生431人,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作举办了校际本科“2+2”项目,同时开展全日制非学历培训项目1个。 学院秉承“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以全日制教育为主体,多种形式的非全日制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持续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优势的学科体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围绕能源和电力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院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
|
|
|
|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可及时删除或更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