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天津大学举办了201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20余个省市的21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约5000个就业岗位,招聘岗位几乎涵盖了天津大学所有专业。此次招聘会吸引了校内外的6000多名毕业生参加,记者发现,90后大学生在择业时想法更加“现实”,而对于企业来说,毕业生是否出自名校不是第一要素,对综合实力才是最为看重的。
昨天上午,记者在天津大学体育馆外看到,大学生们手持简历排队入场,队伍延伸出500多米,大学生大多等候一个多小时才能入场。此次大型春季双选会的举办时间由于临近毕业,被毕业生视为最后的“攻坚战”。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想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吸纳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考过研的学生,他们认为“有这样经历的毕业生上进心强,会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另外,此次双选会还有一大特点是外校学生唱主角,占到参会学生的三分之二。
记者在采访中解到,招聘会现场备受毕业生欢迎的是事业单位和部分大型国企,在以“90后”为主力军的毕业生中,不论男女,“离家近”的工作是首选。研究生小张告诉记者,他倾向于选择以家为半径的单位就业,因为在家里是独生子,离父母近些,工作生活两不误。此外,工作是否稳定、是否有良好的保障是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相比薪酬,毕业生更关心保险、公积金等保障待遇的情况。
对于2013届大学毕业生,天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牛志广建议,要将自身的发展和服务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充分考虑行业、区域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妨到基层、西部、艰苦行业、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记者发现,虽说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往年持平,而且所提供岗位的薪酬待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用人单位结合目前的招聘情况对所需人才和岗位有所调整并更具针对性,招聘标准更具体化,所以现场招聘过程快、效率高。跟以往不同,用人单位的面试问题中增加了“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经历”“家庭教育背景”等问题,虽然有硬性的岗位条件,但各单位都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全才”敞开大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学校的,在满足专业对口的基础上,更看重毕业生沟通协调、处理事情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现场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人员普遍表示,在学历、专业满足的情况下,更看重创新科研能力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能力。
从2012年9月起,天津大学共接待近1400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组织企业集团和地区组团招聘会16场,安排600余家单位在校内召开专场宣讲会,协助组织笔试、面试500余场。就业网站发布就业信息3400余条。据悉,天津大学随后还会举办集团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