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硕博人才求职路上,还有多少就业歧视该打破?
2013年12月7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求职路上,还有多少就业歧视该打破?

核心提示: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消除一切就业歧视。但是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歧视的新闻不少。挑户籍、挑性别乃至挑属相、星座,就业歧视五花八门,既让人哭笑不得,也让人无奈伤心。就业歧视为何屡禁不止?如何破解就业中的各种歧视?面对歧视,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就业歧视五花八门
   性别歧视
   初冬的北京,阳光透出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校园里一片静好。“××银行发笔试通知了,收到没?”耳边飘过班里男同学的询问,张晓琳盯着地上斑驳的光影,一时没缓过神儿来。
  清华大学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京外的985名校,找工作对这样的“天之骄女”来说似乎轻而易举。然而,一路的摸爬滚打让她逐渐认清现状:找份好工作,不容易;女生想找份好工作,更不容易。
    点评:
    “只要有一个男生和我们竞争,就想都别想了”,这是清华女生面对的现实――清华尚且如此,其他学校女生的境遇,可想而知。当然,少数有“好父母”庇护的,无需承受这样的羞辱。
  我用了“羞辱”一词,或许有人认为重了。想一想,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比别人留更多的汗,积累了更多学识,却只因性别而被一次次拒绝。这不是“羞辱”又是什么?
    非名校就业歧视
   “就因为本科就读的不是211高校,找工作屡屡碰壁。”这几天,武大校园BBS上的一则“吐槽帖”异常火爆,众多大学生热议“本科非211”现象。
    点评:
   “就因为本科就读的不是211高校,找工作屡屡碰壁。”武大的一博士生本科就读于二本院校,今年在武汉找工作的她屡屡碰壁,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几天,武大校园BBS上的一则“吐槽帖”让众多大学生热议“本科非211”现象。
   残疾歧视
   初冬,厦大西门的凤凰树仍泛着清新的绿意,然而,在管理学博士黄云凌眼里,均是一幅颓败灰色的印记。
  工作找了一年,没有任何结果,应聘单位对简历评价很高,却总是在面试后“杳无音讯”。“综合因素考虑不录取”“形象不佳”,对于应聘单位给出的结论,黄云凌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变成现在的茫然无所适从:自己简单的教师和科研梦,怎么就这么脆弱艰辛。
    点评:
   黄云凌的担心和怀疑,事实上已经被一些招聘单位用“综合因素考虑不录取”、“形象不佳”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印证。说到底,这是一些单位在招聘工作中,重表而轻里、重貌而轻才等短视的用人观念所造成的,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
   年龄歧视
   4月的一个早上,在重庆闹市区解放碑人才市场,方军因为年龄超过了用人单位规定的35岁,又被拒之门外。站在繁华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方军欲哭无泪。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因为年龄而失去工作的机会。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用人的最高年限定在35岁。
    点评:
   国家统计局显示:在我国,目前25岁—35岁的年轻人的收入高于其他各年龄组。专家分析,目前25岁—35岁年轻人的收入高于45岁左右的中年人,这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一种奇特现象。难道年龄真成为我们事业发展中的一大“槛儿”?
    “星座歧视”
   17日,山东工商学院举办2014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家单位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但面对不少企业设置的性别、身高、相貌乃至星座“门槛”,隐形歧视仍然存在,不少毕业生感到很无奈。
   点评:
   看星座挑属相是对应聘者的歧视,有悖于平等就业的精神,这是明显违背《劳动法》的行为。当素质和能力不是企业招聘员工的先决条件,星座血型反倒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不是企业的时尚,而是管理者的愚昧,更是对人才价值观的畸形理解。

 
特别关注: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何时了
    调查显示,逾九成网友表示自己或身边朋友在求职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并有85.3%的网友认为性别歧视针对女性。依据学历划分,93.3%的研究生及以上人群遭遇过性别歧视,比例最高;91.6%的本科生遭遇过性别歧视,其次是专科生及高中生。 
    解决就业性别歧视,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观点认为,由于生育、家庭等原因,女性在工作中不如男性“好用”,成本较高。对此,全国妇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的专访。该负责人表示,这是对女性的地位、作用在认识上的歧视和偏见。
    要改变性别歧视,要从法规上完善。一是要从法律上保护女性的就业权利,另一方面,也要设计出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聘用女性。”他说,如果聘用了女性职工,企业在交社会保险费时,政府能够免除相应的税收。“现在光要企业消除歧视,所有的责任和成本都要由企业承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华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善仕告诉记者,反就业歧视是一个国际性行动。而我国2007年正式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亦明确规定反对就业歧视。既然有法可依,求职者在遭遇性别歧视后,应该怎么办?广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支招:留存证据,勇敢维权。
   评论:
    企业为啥不愿要女员工?觉得女性能力天然不行的,早已不是主流了。女性生孩子要休产假,一休时间还挺长,工作还得再找人接手,比用男员工成本高多了,这成了主要的拦路虎。随着“单独”两孩的放开,不少企业顾虑更重了:一个娃就得一两年,一进公司连生俩娃,三四年就过去了,这人雇得不划算啊!
    眼下正是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季,就业公平的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就在上个月,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数十名女大学生,到陕西省体育场企业招聘会门口,举行了一场名为“穆桂英职场挂帅,向性别歧视宣战”的行为艺术活动,抗议企业设置的不公平求职门槛。呼吁“请给我们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如何破解就业歧视?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消除“一切”就业歧视的新提法,掷地有声,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消除这些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愈加凸显,这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为毕业生在求职关键期服好务。
    今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公平更是备受关注。面对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只限本地户口”等五花八门的“中国式”就业歧视,毕业生倍感无力。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亟待推进出台反就业歧视法,以破解就业歧视困局。
    促使罗和安再次呼吁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最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这位非“211”、“985”高校的校长注意到,“中国式”就业歧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