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荣获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模范集体”称号。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批准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首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授予“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称号。2011年成功申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博士点。2012年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团队创新计划”支持。2012年成功入选山西省第三届“十大文化品牌”名单。2013年1月研究所创始人黄竹三教授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
本研究所首任所长黄竹三,第二任所长冯俊杰,现任所长车文明,副所长曹飞、王志峰。所内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博士在读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4名,副教授6名。所内机构有:戏曲文物研究室、戏曲史研究室、戏剧与影视学研究室、古典文献学研究室、戏曲博物馆、资料室和《中华戏曲》编辑部。研究所的主要特色是一直坚持田野调查,善于把文物资料、民俗资料与文献资料三者结合起来一并研究,形成了科研、教学、文物展馆和大型学术辑刊四位一体的学科机制,取得了显著成就。戏曲博物馆建筑面积400平米,展面1200平米,拥有碑刻拓片近3000通,图片50000余幅,戏曲砖雕200余方,神庙舞台和民俗录相达400多个小时,傩戏面具和旧戏班的道具、服饰、乐器及纱阁戏人、民间影戏、木偶戏器具等120多件锣鼓杂戏、秧歌戏、道情戏、耍孩儿、小花戏脚本及赛社抄本300余种。
近年来,已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5项,国家教委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正承担国家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省级课题8项。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物》、《考古》、《戏曲研究》、《中华戏曲》、《戏剧》、《戏剧艺术》、台湾《民俗曲艺》等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举要:冯俊杰《郑光祖集》校注、黄竹三《石君宝戏曲集》、景李虎《李寿卿狄君厚集》校注、张继红《吴昌龄刘唐卿于伯渊集》校注、延保全《李行道孔文卿罗贯中集》校注(以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研究所集体编著《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黄竹三、王福才著《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台湾《民俗曲艺丛书》1994)、王福才编《山西师大戏曲博物馆馆藏拓本目录》(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黄竹三著《戏曲文物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黄竹三、延保全著《戏曲文物通论》(台湾国家出版社2009)、冯俊杰、黄竹三、延保全、窦楷参编《全元曲》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冯俊杰主编《太行神庙及赛社演剧研究》(台湾《民俗曲艺丛书》2000)、冯俊杰著《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1)、车文明著《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蒲州梆子志》(黄竹三、车文明副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李强著《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民族戏剧学》(民族出版社2003)、《中外剧诗比较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黄竹三、冯俊杰主编《六十种曲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王星荣著《蒲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曹飞著《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吕文丽著《“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等。近年来获奖的论著有:黄竹三、冯俊杰主编的《六十种曲评注》2002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车文明教授200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其专著《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2006年获中国高校第四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冯俊杰教授所著《山西神庙剧场考》2009年获中国高校第五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冯俊杰主编《山西戏曲碑刻辑考》、独著《山西神庙剧场考》分别获得山西省第四、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车文明《山西神庙剧场》,李强《民族戏剧学》、《中外剧诗比较通论》分别获得山西省第四、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范春义《傅毅<舞赋>“增衍说”驳正》一文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王志峰《明清时期<琵琶记>的传播》一文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曹飞《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一书荣获山西省2011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学术辑刊《中华戏曲》与中国戏曲学会合办,已出版45期。主要发表戏曲文物、戏曲民俗、宗教仪式剧、少数民族戏剧和较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文章,素以资料翔实、学风严谨著称。2007、2012年两次入选CSSCI来源集刊,是海内外戏剧戏曲学核心辑刊之一。
2008年4月,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李海军等同学创作的电影短片《仲夏看板》,获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9届大学生短片大赛业余组剧情片的最高奖——优秀奖。2010年9月,2008级硕士研究生邵振奇同学荣获第八届金鹰奖电视艺术论文评选二等奖。2010年10月,2008级硕士研究生徐林同学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一等奖。
目前研究所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韩国汉阳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建立有签约学术合作关系。本所教师95%拥有赴海外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50%的教师拥有3月至1年的海外研修经历。
2012年本所戏剧与影视学科在全国高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六。学科调整后,本所戏剧与影视学科亟需相关专业人才扩充人员队伍,壮大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研究平台的学术竞争力。现诚邀985高校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建筑类、艺术类院校)博士、硕士毕业生来本所工作!
|